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与生物进化、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发展等密切相关。睡眠在正常生命活动及重大疾病发生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睡眠被认为是一种本能或者反应,一种大脑皮质或皮质下某些区域兴奋或抑制过程,而不是清醒活动状态减弱。
睡眠障碍发病率高,2022年我们国人失眠的人群高达38.2%,也就是说中国人有接近5.09亿人存在着各种的睡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的睡眠障碍的评估是27%,其中老年人占56.7%。我们国家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所评估的结果要高出11%,说明我们国家的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而且病种是复杂的。睡眠障碍的危害大,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夜间猝死的重要原因,亦可引起代谢性疾病、诱发肿瘤,以及引起焦虑、抑郁等疾病。
睡眠障碍的诊断,现在主要根据《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第3版(ICSD-3),ICSD-3分为7个大类90种睡眠障碍。第一是失眠,如心理、生理性的失眠、特发性失眠。第二是呼吸相关性的睡眠障碍,如中枢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有阻塞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第三是非呼吸相关性睡眠障碍,可导致白天过度的睡眠,如发作性的睡病,其他过度的睡眠。第四是昼夜节律的睡眠障碍,包括自发性、行为问题所致的昼夜节律失眠性睡眠障碍。第五是异态的睡眠觉醒障碍,如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的异态睡眠。第六是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大部分表现睡前下肢不舒服。第七是其他睡眠障碍,如生理性的,也包括器质性的睡眠障碍等等。
缺血性心脏病与睡眠的关系密切,睡眠期间常常发生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缺血性心脏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是指冠状动脉闭塞和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在欧美国家极为常见,我国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美国每年有20万人发生夜间急性心肌梗塞,37500人夜间猝死,20%的心肌梗死、15%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午夜至凌晨6时之间。夜间心肌缺血(如夜间自发性心绞痛)也常常导致夜间心肌缺血相关性睡眠障碍。
在 2016 年北美放射学会的年度会议上,也有研究揭示了睡眠不足对心脏的危害。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放射科医师在经过 24 小时换班后的心脏影像前后对比图,在此期间医师们仅睡了三个小时左右。研究人员发现,缺乏睡眠会造成严重的心脏负担,这是导致心脏问题的前兆。与此相关的影响还包括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和甲状腺激素升高,这些都是应激反应的征兆。
在不考虑影响心脏健康的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包括年龄、体重、吸烟和运动习惯,夜间睡眠时间不足七小时的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的。据国家睡眠基金会 (NSF) 称,一项研究分析了 3,000 名 45 岁以上成年人的数据,这些人每晚的睡眠时间不足六个小时,相对于每晚睡眠超过八小时的人,他们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是后者两倍左右。至于为何减少睡眠会对心脏健康有害,这一点尚无定论,但是研究人员知道,睡眠太少会干扰潜在的健康状况和生物进程,比如葡萄糖代谢、血压和炎症。
与此同时,正在经受睡眠呼吸暂停的人会在夜间频繁醒来,这些人往往有心脏问题。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现象的女性倾向于有更高水平的蛋白肌钙蛋白 T,这是心脏受到损伤的迹象,这类人更易于出现心脏增大现象,这是导致心脏病的风险因素之一。睡眠不足也会增加罹患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风险。
但是,不只是有睡眠障碍(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才会面临风险。因失眠、不良睡眠习惯或工作排程引起的睡眠中断也会对心脏健康产生风险。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是在儿童中,减少睡眠时间也关系到动脉僵硬度的升高,而这是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素。
夜间心肌缺血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与增龄老化、高血压病、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因素有关。其他少见病因与瓣膜病、炎症等。夜间心肌缺血与睡眠及睡眠障碍关系密切。缺血的发生与年龄、心脏病严重程度、睡眠神经调节和效率、睡眠期间冠状动脉血供的病理生理变化、血压波动、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间以迷走神经活动为主,冠状动脉血管阻力增高、冠状动脉血流下降;快速眼动REM睡眠期间交感神经兴奋且不稳定,心动过速、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还能扰乱呼吸,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饱和度降低,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和外周血管收缩,血管壁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并聚积,均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REM睡眠持续20~30min,接近睡眠后期持续时间更长,尤其在睡眠转醒过程中,心电的稳定性被打破,增加了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血压昼夜波动在夜间2时至3时处于最低谷,凌晨时期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患者血压整体水平较高,血压的昼夜节律紊乱。梦境中出现恐惧情绪(发生率约为57%),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汗、血压骤升等均可导致心肌缺血。增龄老化因素多引起睡眠破碎,也是心肌缺血的诱因。
夜间心肌缺血相关性睡眠障碍还可因心肌缺血时胸部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使患者从睡眠中醒转而影响睡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夜间心肌缺血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夜间心肌缺血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睡眠通气监测显示其呼吸障碍指数显著异常,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能引起心肌缺血、多种心律失常;患者因缺氧频繁从睡眠中激醒,导致睡眠破碎,白天困倦。但也有研究认为,低氧血症和缺血发作是随机发生的,与睡眠无因果关系,只有少数夜间心肌缺血与睡眠期间的呼吸障碍有关。
夜间心肌缺血的发病率男女相似,60岁以前明显,女性在绝经后较常见。表现为夜间发生阵发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胸廓中部的压迫感、紧缩感,可放射至颏、颌部或手臂,特别是左臂,每次持续数分钟,使用硝酸酯制剂可使症状消失,也可无胸痛等主观症状。急剧而严重的缺血导致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痛,使用硝酸酯制剂不能缓解,可伴发热、白细胞和和心肌酶谱增加、心电图进行性变化。夜间心肌缺血可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Q-T间期延长,激发早期后除极、晚期后除极和(或)尖端扭转室速、左心心力衰竭、休克和猝死等。
77.8%的夜间心肌缺血发生于REM睡眠期。稳定型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和卧位性心绞痛常常发生在午夜熟睡至清晨期间,凌晨 REM睡眠期更多见,心电图监测提示 ST段压低或抬高1mV以上;猝死可能集中发生在REM睡眠期,特别在凌晨2时到睡醒前的最后一个REM睡眠期。夜间心肌缺血相关性睡眠障碍患者常存在夜间睡眠中反复觉醒、入睡困难、觉醒困难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失眠是睡眠障碍最常见的一个类别,中医称为不寐。不寐一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证同时出现。不寐的原因很多,总是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既存在营卫失和、阴阳失调,又有升降失常、心肾失交,而致经络失通、心神失养,病机关键为阳不入阴。辨证以虚实为纲,虚则气、血、精、津之不足,实则火、熟、气、血之壅塞。在心脾血虚的基础上,始肝郁化火,致心肝火旺,后耗伤阴血,见心肾不交,呈现血虚到火热,火热再到阴虚。治疗以补虚泻实、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其主血脉功能,即生血和运血功能有一定关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而血气通过脉管到达全身各处,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的。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活动得以继续。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发生障碍,就可影响到各脏腑形体官窍。
无论是西医理论还是中医理论,睡眠与心脏关系密切。因此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合理饮食、适度活动、戒烟限酒和减轻精神负担;积极防治高血压病、肥胖症等动脉硬化有关的疾病;对于使用降压药的患者,应注意降压药本身常引起睡眠障碍,合理用药,控制临床症状。
2024-12-19
2024-12-14
2024年12月12日上午,吴燕璟医学博士后工作室与创响时代(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达成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数字健康平台。这项合作结合了吴燕璟医学博士后工作室在医学研究和健康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以及创响时代在品牌传播和网络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健康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2024-11-20
有赞科技助力品牌数字化升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姓名:朱翠电话:13146153482(微信同号)
【数字键康行动】北京俊峰医学研究院数字健康管理中心与吴燕璟医学博士后工作室同时落地浙江绍兴!
2024-11-19
【数字键康行动】北京俊峰医学研究院数字健康管理中心与吴燕璟医学博士后工作室同时落地浙江绍兴!
2024-11-19
2024-11-17
2024-11-15
2024-12-03
北京盛德元健康科技与吴燕璟医学博士后工作室战略合作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
2024-11-25
2024-11-24